| 
 
 
 
      仁者,圣之次也;智者,仁之次也。未有仁而不智者也,未有智而不仁 
者也。然则何智仁之别哉?以其所以得仁者异也。
 仁,吾所有也,临行而不思,临言而不择,发之于事而无不当于仁也,
 此仁者之事也。仁,吾所未有也,吾能知其为仁也,临行而思,临言而择,
 发之于事而无不当于仁也,此智者之事也。其所以得仁则异矣,及其为仁则
 一也。
 孔子曰:“仁者静,智者动。”何也?曰:譬今有二贾也,一则既富矣,
 一则知富之术而未富也。既富者,焚舟折车,无事于贾可也。知富之术而未
 富者,则不得无事也。此仁智之所以异其动静也。
 吾之仁,足以上格乎天,下浃乎草木,旁溢乎四夷,而吾之用不匮也,
 然则吾何求哉!此仁者之所以能静也。吾之知,欲以上格乎天,下浃乎草木,
 旁溢乎四夷,而吾之用有时而匮也,然则吾可以无求乎?此智者之所以必动
 也。故曰:
 “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。”山者,静而利物者也;水者动而利物者也。
 其动静则异,其利物则同矣。
 曰:“仁者寿,智者乐。”然则仁者不乐,智者不寿乎?曰:智者非不
 寿,不若仁者之寿也;仁者非不乐,乐不足以尽仁者之盛也。能尽仁之道,
 则圣人矣。然不曰仁而目之以圣者,言其化也。盖能尽仁道则能化矣。如不
 能化,吾未见其能尽仁道也。颜回,次孔子者也,而孔子称之曰“三月不违
 仁”而已。然则能尽仁道者,非若孔子者谁乎?
 
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