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
 
 
    淮阳之南地名曰厄台,询其父老,曰:夫子绝粮之所也。 
夫天地欲泰而先否,日月欲明而先晦。天地不否,万物岂知大德乎?日
 月不晦,万物岂知大明乎?天下至圣者,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、周公、
 孔子也。尧有洪水之灾,舜有井禀之苦,禹有殛鲧之祸,汤有大旱之厄,文
 王有羑里之困,周公有管、蔡之谤,孔子有绝粮之难。噫!圣人承万古之美,
 岂以一身为贵乎?是知合天地之德,不能逃天地之数;齐日月之明,不能违
 日月之道。泰而不否,岂见圣人之志乎?明而不晦,岂见圣人之道乎?故孔
 子在陈也,讲诵絃歌,不改常性。及犯围之出,列从而行,怡然而言,美之
 为幸。又曰:君子不困,不成王业。果哉!身没之后,圣日皎然。文明之君,
 封祀不绝。有开必先信其然也。
 於戏!先师夫子聘于时,民不否;迍于世,民不泰也。否则否于一时,
 泰则泰于万世。是使后之王者知我先师之道,舍之则后,因之则昌,习之则
 贵,败之则亡,道之美此,孰为厄乎?
 
 
 |